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the label aromatherapy|芳療

精油不宜與藥草製劑並用嗎?

Image
前陣子上課遇到學生分享,問我精油芳療和藥草應用之間的相容性。學生的疑惑,來自芳療同學認為精油與其他藥草製劑(例如酊劑)不宜並用,會破壞劑量的設定。這是讓我聽了覺得很有意思的思維。 從藥草學的角度來看,精油其實是藥草學裡面的分支。藥草學中的「芳香藥草」,可以被萃取成為精油使用。因為這類型「療效在香氣」的藥草植物相當多,因此感覺精油芳療被獨立出來成為一門在藥草學中相對的顯學。藥草醫學因為現代實證醫學的發達,正統性被取代之後,發展到現在,芳療圈反而回過頭來,認為使用藥草是有點危險性的作法。 從藥草師的 holistic 觀點來看,醫療要全人,(有辦法取得而且成分療效都適合的話)藥草也可以全株使用,能量更為完整。這兩年藥草製劑課程裡面,我就常常「玩植物」。例如手上如果有西洋蓍草的盆栽,除了採收花、葉製作浸泡油、酊劑之外,運用製劑做乳液的時候,再滴入西洋蓍草精油。如果種植的蓍草壽命到了,我還會把根也採收起來,浸泡酊劑,有止痛的功能。 我沒有意思要批判思維的對錯是非,比較想要去觀察和理解思維的由來。 這個「精油不宜與藥草製劑並用」的思維,出發點或許其實是不熟悉。 不熟悉的話,不使用才是對的。因為不熟,即使是安全的,因為不知道、沒有把握而不用,才是負責任的實踐方法。不過如果因為不熟而去批評他人全株藥草運用的操作方式有問題,那就另當別論。 網路寫文要酸一點才有流量,但這個世界真的可以多一些互相理解啊! --  這裡記錄著喜歡香草,喜歡香氛,喜歡喇皂,喜歡料理的女巫阿娥的各種手做皂與香氛小物,分享阿娥的生活種種。喜歡阿娥寫的東西,可以請阿娥喝咖啡,但我會把錢拿去買書。  請阿娥喝咖啡   透過PayPal贊助阿娥  或  報名上課

迷迭香的藥草製劑

Image
熟悉迷迭香的人很多,種植迷迭香的人也很多。家有 迷迭香之後,在藥草學上,通常如何運用迷迭香呢? 迷迭香 Rosemary 泡茶 :迷迭香的活性成分,可以分成可溶於水和可溶於酒精兩類,所以泡茶嚴格來說不是最好,但是可以接受的一種方式。水可能無法萃取出二萜、三萜或萜稀精油成分,因為這些只能溶於酒精或油脂。但水可以萃取出單寧、黃酮類、酚酸和其他一些化合物。最好是要有浸泡的步驟,也就是把沸水倒入茶壺內,淹蓋植材,然後蓋上蓋子浸泡 15-20 分鐘,再過濾飲用。蓋上蓋子很重要,這樣才能保存精油香氣,避免蒸發到空氣中。迷迭香浸泡茶不僅適合飲用,還可以作為傷口和頭皮的沖洗液,以防止落髮,增加頭部血液循環。Rudolph Steiner 還建議用迷迭香洗澡,增加末梢循環並刺激大腦和感官能力。建議用量:每 2大匙迷迭香,對 240ml 左右(約一杯)的水。 浸泡油 :以橄欖油製作迷迭香浸泡油,適合局部外用,可溫暖寒冷僵硬的關節,刺激末梢循環,緩解靜脈曲張,強化毛細血管,並促進頭皮和頭部的循環,以治療掉髮和記憶力/注意力不集中。可以透過隔水加熱鍋來製作,快速完成。製作過程一樣記得蓋上蓋子,保存香氣。可以熱製6-8小時左右。浸泡油中也可以再添加精油,效果更佳。建議劑量:根據需要局部使用。 酊劑 :浸泡酊劑是很適合保存迷迭香的方法,因為萃取效率比單純的浸泡油和浸泡茶湯都來得好。一般酊劑製作都使用 40% 的酒精,但因為迷迭香含二萜、三萜等較大分子成分,使用 60-70% 左右濃度酒精,萃取效率會更好。完成後的酊劑,因為酒精濃度高,更快速揮發,也意味著活性成分運行速度更快,可以快速到達頭部和大腦。製作比例: 1:5 。建議劑量:1-2 mL,每天 3 次 Note: 這是阿娥近期最愛的方式,採收後直接浸泡伏特加酒精,可長期保存。最近常提供給有神經炎相關症狀的長輩,小劑量滴在水裡喝,當作日常保養。 精油 :迷迭香精油可以刺激頭皮循環,幫助治療掉髮,也是治療風濕、關節炎和肌肉疼痛的極佳選擇。將精油稀釋在植物油中,塗抹在需要的部位。也可用於擴香,有助於呼吸系統,可以抗菌,也有助於記憶和認知功能。 加入藥草學的世界,歡迎 報名《女巫阿娥的西洋藥草小圈圈》Herb Circle --  這裡記錄著喜歡香草,喜歡香氛,喜歡喇皂,喜歡料理的女巫阿娥的各種手做皂與香氛小物,分享阿娥的生活種種。喜歡...

一滴精油的重量

Image
很久以前上芳療課的時候,上到調製配方的時候,開宗明義學到的是1mL≑20滴。30mL的基質+12滴精油,可以做出2%濃度的按摩油。如果遇到精油內塞滴口較小的精油瓶,可能要到30滴,才有 1mL。 後來我又上了國外老師線上進階芳療課,有一回老師跟我們分享她坐下來 nerd out 的成果,拿出手上的精密電子秤與滴管,測量精油1滴到底多重。 老師當時使用 Florihana 和 Original Swiss Aromatics(Kurt Schnaubelt 老師的品牌)來滴精油測量。 直接以品牌的精油瓶內塞來滴精油: 1 滴薰衣草=32mg 1 滴肉桂葉=30mg 1 滴快樂鼠尾草=42mg 1 滴澳洲尤加利=28mg 上述是第一滴的重量,接著滴下來的第二、第三、第四滴等,重量誤差落在±.01-.03 範圍內。上面這些精油的重量平均值約 1 滴 = 33 毫克。 如果使用實驗室的微量滴管/移液管(pipette),結果的差異性與上面類似: 1滴薰衣草=8-22mg 1滴快樂鼠尾草=16-19mg 1滴澳洲尤加利=17-18mg 平均值約為 1 滴=12.75- 14.75 毫克 Note: 老師選的這幾支精油,都不是濃稠度高的,可以想像,如果是岩蘭草或陳放比較久的廣藿香,重量應該會超過40mg。 有些書籍或網路資料提到一滴精油約為40mg,我猜測可能是以 1mL≑1g=1000mg 這個邏輯去推算,1mL既然是20滴,所以 1000mg÷20=40mg。但精油是比重比水小的物質,會漂浮在水面上(有少數精油例外,比水重,會沉到杯底),所以1滴精油不到40mg,是很合理的。 也有些文獻說一滴大約是 25-30 毫克。 1mL 到底幾滴,或者說一滴精油到底多重,取決於精油瓶滴口尺寸,或者使用滴管/移液管(pipette)的口徑,以及精油本身的濃稠度,比重等。 老師還以玻璃量筒量取 1mL,用不同的精油,都在20滴時候滴出了 1mL。 以居家芳香調劑來說,只要考量個案背景(年齡、體質、調製目標等)設計配方,計算出適合的安全濃度,其實不太需要這麼精密的計算。重量和容量的差異,最終造成的差距可能只有幾滴而已,在實務的運用上,即使粗暴的把1mL 當成1g,調製出來的產品的最終療效,差異並不太大,個案多半也沒有什麼感覺。 芳療有這麼久的歷史,以傳統的使用方法來說,一般居家使用者不會有...

藥草生活基礎 第十課 藥膏 Medicated Salves

Image
藥草生活基礎 第十課 藥膏 Medicated Salves 藥膏是生活中實用的藥草製劑。大家都用過藥局購買的現成軟膏,例如小護士(面速力達母、曼秀雷敦),家裡多半也都會這類製劑。但很多人不知道原來製作藥膏這麼簡單。只要學會基礎的油膏配方,找出其中可以加入藥草活性成分的步驟,加入藥草萃取成分(細粉、酊劑、精油、浸泡油等),就可以把藥草活性融入到藥膏當中,緩解日常生活中的割傷、擦傷、燙傷,甚至肌肉、關節問題。 今天以西洋紫草(comfrey)為例,製作萬用膏。紫草是西洋藥草中知名的外傷藥,含有尿囊素,可促進細胞再生,有助傷口快速癒合。 材料 200ml 西洋紫草浸泡油(參考第八課的浸泡油) 35g 蜂蠟 5-7g 精油(參考複方:醒目薰衣草、迷迭香、薄荷、茶樹各35滴) 面霜盒 小燒杯或鋼杯 平底鍋+蒸架 步驟 把浸泡油和蜂蠟放入燒杯中。接下來在平底鍋中放入蒸架,把燒杯放在蒸架上。注水到鍋內,水位只要能夠浸泡到燒杯下半部即可。(註:這是居家廚房工具可以達成的隔水加熱法) 慢慢加熱至蜂蠟融化後,熄火,將燒杯從鍋中取出放在桌上,靜置稍微降溫。此時利用時間把面霜盒打開以酒精消毒、擦乾。 加入設計好的精油單方或複方,攪拌均勻。 將藥膏液體倒入面霜盒內,待冷卻凝固後,蓋上蓋子就完成了。 記得貼標籤,註明日期和內容物。 ── 喜歡這類藥草介紹文字,且有意興趣更深入認識藥草的朋友,歡迎加入藥草小圈圈的行列 ── 瞭解藥草小圈圈在做什麼,可看阿娥YouTube影片,或直接上阿娥網站報名《藥草小圈圈》。

百里香薄荷蒸臉清潔液(藥草蒸氣延伸應用)

Image
百里香薄荷蒸臉清潔液 Thyme Facial Cleanser 配方與步驟出自《 女巫阿娥的居家香草保健萬用書 》 香草煮成茶湯,再加入可以調理皮膚的精油,透過蒸氣讓皮膚上的毛孔張開,讓皮膚流汗,幫助皮膚排出堆積在毛孔裡的污垢,並達到抗菌的效果。對痘痘肌、問題肌的朋友來說,是可以定期保養與調理的好方法。 材料 百里香葉片、薄荷葉(檸檬皮、玫瑰花瓣、玫瑰草、迷迭香、廣藿香等也可) 600ml 過濾水 皮膚調理的精油 1-2滴:例如天竺葵、大西洋雪松、娏牛兒醇百里香、玫瑰草、廣藿香、薰衣草等 大毛巾 步驟 取一平底鍋,將香草與過濾水加入,煮沸。 把鍋子從爐子上移下來,稍微冷卻後,倒入大碗中,滴入精油(可不加),面向碗以蒸氣蒸臉。 可同時以後毛巾覆蓋頭部與碗的四周,確定溫度不會燙到皮膚的前提下,讓蒸氣接觸到自己臉部的皮膚。並且排汗。蒸完臉後再以其他的面膜保養,效果加倍。

占星藥草│春分.牡羊.迷迭香

Image
趁著春分,太陽進入牡羊的此刻,開始一個新的系列,簡短摘要 Culpepper 占星藥草的資料跟大家分享。(但很擔心自己會用牡羊向前衝的心情虎頭蛇尾,如果後面11個月份進入新的星座沒有貼文,再請大家提醒我。) btw,Culpper 的占星藥草典中譯快要出版了唷~ 我看書覺得比較有趣的一小段文字,是 Culpepper 提到了一個日曬製作「油蒸餾」迷迭香的方法,文字摘錄於下方,晚點我要採我的迷迭香來做,再貼相片跟大家分享。 Culpepper: 花取多少皆可,將它們放到堅固的玻璃杯中,密封,用細亞麻布蓋住背口,將其倒轉向下放進另一個厚實玻璃杯,置於陽光下,會產生一種油蒸餾出來滴到下面的玻璃杯中,這是珍貴的藥品,可收集起來治療多種身體內外症狀,作為香脂用來治療上述疾病的效果好,可使視線清晰,消除帶走皮膚上的斑點、痕跡和疤痕。 阿娥補充:雖然 Culpepper 說取花朵,但迷迭香的葉片香氣濃厚,目前我院子迷迭香也沒有花朵,我會用葉片來製作。從這個製作方法的描述看起來,我覺得比較像是透過陽光加熱+緩慢透過亞麻布過濾的概念。今天中午與朋友有約,午前先看陽光的狀態,可能近午摘迷迭香先泡入玻璃罐內放到陽光下,明天正午再來進行「油蒸餾」。 ps. 很應景的是本週五我要去中興大學通識課,上課主題正好是迷迭香。而且春分的今天上午,我抽到了太陽這張牌。

乳油木果滋潤霜

乳油木果滋潤霜  媽媽(以及婆婆)都說好用的乳霜,自己今年也用得兇,於是多做一些。但是每次都做一樣的東西,阿娥手會斷掉,所以又玩了新的花樣。 材料 乳油木果脂 30g 澳洲胡桃油 20g 簡易型乳化劑3g 澳洲檀香純露150g 精油複方:依蘭依蘭、絲柏、苦橙葉,共約45d 酒精3g (抑菌用、可不加) 步驟 鋼杯內量好乳油木果脂和澳洲胡桃油,加熱融化(約60度慢慢融化即可) 離火,加入簡易型乳化劑,攪拌均勻。 滴入精油複方,攪拌均勻。 滴入酒精,攪拌均勻。 分多次慢慢加入純露,每次只加入30g左右,攪拌均勻再加入下一份,持續攪拌。 完全乳化/均質化之後,裝入面霜盒中,完成。 註:因為用了純露,不添加防腐抑菌劑的話,擔心放太久發黴,尤其送給婆婆、媽媽使用的話,她們很容易「捨不得用」,放太久反而腐壞。所以放了少量酒精,幫助抑菌防黴。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女巫阿娥 (@clairewitchchronicles)

Baby Pink Lotion

忙碌的一年,終於來到尾聲。 去年上完西洋藥草學線上課,今年完成植物油專論。兩門課結束後,我一心想把這兩堂課所學融合在一起,最好的方式就是開藥膏課了。製作藥膏要有藥草概念,也要懂油品。今年正好冷得早,也冷得很穩定。一連串為學生開了好多堂藥膏課,運用手上材料,玩得很盡興。 元旦假期要回爸媽家小放風,邁入更年期的我與媽媽要一起回春,於是興起想做個少女心噴發的粉紅色乳液,帶回家孝敬媽媽。 (但從小我就沒喜歡過粉紅色,老了整個反常是怎麼回事,哈哈。) 以下是我一邊製作一邊猜測/調整出配方的流程。 先製作浸泡油 玫瑰花瓣10g 酒精50g(足以浸濕花瓣的份量即可) 放置隔夜後,發現玫瑰花瓣的紅色褪色成淺褐色,於是隔日製作浸泡油的時候,決定加入朱草根。 加入5g朱草根 alkanet 倒入240g榛果油 放入電鍋保溫1小時,油液顏色變成玫瑰紅後取出 乳液配方 60g 玫瑰花+朱草根浸泡油 2t 簡易型乳化劑 190g 西洋蓍草純露 複方精油:薰衣草、大花茉莉、永久花、玫瑰原精 步驟: 先把油和乳化劑混合攪拌均勻。 慢慢分多次加入純露,持續攪拌,完全乳化至絲滑狀。 滴入精油,攪拌均勻。 分裝到面霜瓶中,貼好標籤。 --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很好看,可以 請阿娥喝咖啡 ,但我會把錢拿去買書:我愛看書,也寫書。要有錢買書,才能看更多書,寫更多書。  https://www.buymeacoffee.com/clairechronicle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女巫阿娥 (@clairewitchchronicles)

為什麼要分析精油的化學?Reductionistic vs. Holistic

很久以前寫在部落格的 一些思索 ,後來整理補充收錄進了 女巫阿娥的居家香草保健萬用書 裡面。這兩天為了整理 植物油專論課程 講義,又翻出來讀了一遍。全文收錄下方。 ──── 為什麼要分析精油的化學?Reductionistic vs. Holistic 研究或喜愛香藥草保健的朋友,多半是全人與整體療癒的信仰者。從整體醫學觀的角度來說,有些時候看見化約論者對單一成分或特定化學分子的療效(正面與負面)的執著,其實會搖頭或不能理解。我們在精油運用的文獻或臨床的運用上,有時會看到在以蒸餾或酒精浸泡萃取的方式處理藥草之後,少掉了某個具有獨特療效的分子,但萃取物成品卻仍可展現那個缺席成分的療效,這是化約論無法解釋的 ─ 不存在的成分,如何還能夠發揮療效? 反過來從化約論者的角度來說,不研究單一分子,一味的強調整體效益,混淆的變項太多,非常難以釐清究竟是那個成分有所功效,要如何能夠下定論,又如何複製療效。 在研究精油與藥草保健的路上,在深受精油化學吸引的同時,我也自問過很多次,芳療師為什麼要研究精油的化學,或是分子在人體生理學上的代謝途徑,要研究到什麼程度。在此同時,我也在很多文獻的研讀與實際的應用上,體會到每株植物確實具有它獨特的整體療效,不是分離出來的單一成分可以解釋的。每位個案都是獨立的個體,對每個精油或藥草的接受度與療癒效果也都不盡相同。 這些年一步一腳印的摸索之後,我慢慢體會到單獨成分的療效研究,與整體觀的自然療癒醫學兩者並不衝突。在自我人體實驗,還有家人、朋友、個案中的無數應用體驗之間,我多次見證植物萃取物的療效,也懂得了在植物面前謙卑的態度。我們仍是應該嘗試著去瞭解植物在大自然生成、代謝衍生的各種成分,也試圖去瞭解植物為何生成這些成分,進而瞭解為何芳香分子如何對人體的身、心、靈有所助益。在努力瞭解植物含有的單獨成分療效的同時,仍應該感謝每一株完整的植物,因為有她們的存在與製造出這些代謝產物,讓植物得以防護保衛自己,也讓有幸與她們共同在這個地球上生存的我們得到療癒。 換個方式來說,把植物裡面的個別單一成分加總起來,不能代表一株植物的全面性療效,但是瞭解個別成分的結構與可能的效果,可以幫助我們更瞭解這株植物。 有段時間我喜歡一邊編織,一邊看電影或追劇。在某一齣美劇裡面,有一段桂冠詩人與物理學家的對話很值得參酌 -- 詩人質疑物理學者,你如何在簡化一切的化約論中生活?如...

嗅覺訓練 Smell Training

Image
嗅覺訓練 Smell Training 近日台灣確診人數上升,我身邊也開始有朋友確診。這一波Omicron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嗅覺喪失/弱化的症狀? 嗅覺與人的生活品質有極大相關,如果工作與嗅覺相關,遇到這樣的事情更是讓人感到困擾。這陣子聽一些芳療相關的線上講座,剛好又聽到了關於嗅覺訓練的內容,這一篇簡單以文字整理,提供大家參考。沒有嗅覺喪失的情形,也可以當作培養嗅覺靈敏度的練習。 以下描述的方法,是不少與嗅覺訓練相關的芳療機構推薦的,如果大家有興趣,也可以 google 搜尋 smell training。 1. 選擇香氣 選擇四種個性截然不同的香氣,不一定要這四種,只要是生活中熟悉、喜愛、可辨識、有記憶的香氣就可以。 · Clove 丁香苞 · Lemon 檸檬 · Rose 玫瑰(或天竺葵) · Eucalyptus 尤加利 不熟悉精油的朋友,運用廚房內的香氣也可以,例如香蕉、咖啡、肉桂與檸檬等等。請選擇在嗅覺喪失/弱化之前就很熟悉的氣味。 拿一個空罐、裡面用棉片、棉球或試香紙滴入想要的香氣。在罐子外面標明每一罐的香氣名稱。 2. 嗅聞練習 不要直接拿精油瓶來聞,香氣太過於濃厚強烈。滴在棉球上放在空瓶裡面,讓香氣分子可以散佈在空罐的空間裡面,讓鼻子緩緩吸入。 請把香氣罐靠近鼻子,放鬆,慢慢的,溫柔的,淺淺吸入香氣(模仿兔子鼻子那種快速簡短的吸氣法),不要深呼吸,而是吸入讓香氣分子停留在鼻腔黏膜裡面。嗅聞的同時,在腦袋裡回想記憶中的香氣。每個氣味吸兩到三次,大概20秒左右就夠了。等候五分鐘,再換另一個味道,一來讓嗅覺可以休息片刻,另一個是可以讓大腦有時間連結香氣記憶。 嗅聞氣味的時候,可以同時回想這個氣味相關的經驗事件,有助於重新連結被病毒破壞/中斷的嗅覺神經。 請專心的嗅聞。(不要一邊看電視追劇,不要講電話,或有人在旁邊聊天。) 結束後,把罐子關好收起來,放冰箱或陰涼處,明天繼續。 3. 練習的時間 每天早晚練習一次,持續練習12-24週,幫助嗅覺神經重新與記憶連結,慢慢恢復嗅聞的能力。可以的話,儘快在發現嗅覺喪失就開始練習,12個月內會比較有效。 把每天的練習心得記下來,寫筆記/日記,記錄下嗅聞練習時的嗅覺體驗。 嗅覺訓練需要有耐心,但是持續的努力,就有機會恢復與生存攸關的重要感官。 參考影片: 1 https://www.youtube.com/wat...

回到與土地的連結──女巫阿娥

Image
Indie Reader 獨書人 專訪 2019 February NO. 02 -- 『我寫了一本無法歸類的書。』 採訪開始,我們拿著阿娥新出版的《女巫阿娥的居家香草保健萬用書》閒聊時,阿娥笑著說了這句話。在博客來,這本書被歸類於「生活風格>居家生活>花草園藝」,在金石堂則是「生活風格>品味/指南>品味生活」,在PChome則是「抗老養生>芳香/香草療法」,在讀冊是「醫學保健>護理/保健」,這樣一本又是園藝,又是芳療,又是護理保健的品味生活之書,阿娥是如何寫成的呢? 開啟手工皂事業是一場意外 原本在國外唸書、工作、成家的阿娥,因為打算有第二個小孩,考量到台灣有親人的人際網路支持,舉家搬回台中。偶然收到一塊朋友的朋友製作的手工皂,當時她相當訝異「在自家廚房就可以做皂?」搜尋了做皂的方法,之後著迷於油與鹼的化學變化,開啟了自家廚房的喇皂之路。 也許是第三類組的背景使然,做皂這件事對阿娥來說並不只是家庭手工業,她徹底研究了做皂需要的油與精油,進而接觸到芳療。因為想完整了解精油的運作,她甚至還上了完整的芳療課程。 「那麼你是因為學習精油才進到香草保健的領域吧?」 這問題的答案可以說是,也不是。 阿娥原本就很喜歡做菜,種香草,尤其因為異國婚姻,為了建立孩子們對父母雙方成長的文化背景的認識,家中也有過美國節日的傳統。因此阿娥的家常菜中有西式也有台菜,台菜有香料,西式菜色不可少的便是香草。平常做菜依據家人的身體狀況有意識地加入有療效的香料或香草,對她來說,使用這些原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學習芳療的過程中,她發現一些精油就來自於這些常用的東西,然而在芳療圈中卻常遇到把精油簡化當成一罐單純產品的情形。她想,這可不對啊!就想要接續起精油與植物間的斷裂,因此在這本書中,她從植物開始寫,告訴讀者這株植物摸起來是什麼樣,看起來是什麼樣,有哪些特徵,再說到這株植物可以萃出什麼,用什麼方法萃取,它的療效在藥理上有什麼佐證,最後談到如何在生活中使用。 「我就是希望大家可以使用這本書。」 但是,這樣龐大的資訊要吸收要整合,還要簡單又不失真地傳達出來,我訝異她的研究精神與學習能力從何而來?原來阿娥畢業於心理系,雖未走上學術之路也受了學術訓練,長期做各式翻譯的案子建立起廣泛的閱讀習慣,加上有好奇心就想要滿足...

加味關節按摩油

Image
料理中添加黑胡椒之後,吃了身體會發熱發汗、以黑胡椒精油稀釋而成的按摩油,塗抹在皮膚上,最顯著的感受也是皮膚感覺會發熱發汗。因為黑胡椒精油具有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的效果。循環暢通之後,皮膚表面或皮下的淤青血腫可去除,也可以處理緊繃的肌肉、酸痛的頸肩,尤其是在長期的壓力之下造成的卡關背痛與肩胛酸痛,可以透過黑胡椒精油破關。因為黑胡椒還具有消解脂肪的效果,加上促消化、促循環的功效,代謝功能提振,也讓黑胡椒成為「減肥」精油的重要成分之一。促進循環的效果也可以因此提振腎臟機能,促進排尿,對性慾低下也有助益。 對冬天容易手腳冰冷,血液循環不良的族群,尤其是老人,運用黑胡椒低劑量稀釋,搭配薑、月桂等促進循環的精油,再去泡腳或泡澡,可以促循環,提高新陳代謝率。局部組織溫暖之後,對關節炎、風濕痛,或是受傷後復健中的肌肉組織都有助益。用來搭配運動前的暖身按摩,和運動後的深層肌肉酸痛與疼痛緩解,也是很好的選擇。 關節炎是關節發炎引起不舒適的感覺。臨床上關節炎依照起因可以分為很多種,像是骨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關節炎、細菌性關節炎等等,每一種關節炎症狀與部位都不盡相同。以常見的骨關節炎這個退化性疾病來說,造成發炎主要是因為軟骨組織的變形與退化、可能是因為老化、代謝速度、肌耐力下降以及體重等等因素而造成。精油的護理並不能治療關節炎,但卻可以輔助管理疼痛的症狀,抑制發炎,以及提振情緒,讓使用按摩油的人感覺症狀較為緩和。 以退化性關節炎來說,例行的運動才是生活保健的重點,透過運動增加關節滑液的流動,加強關節周圍肌肉肌腱的強度,增加體能。透過關節按摩油緩解疼痛,讓動起來的時候疼痛不適感降低,多動才不會痛,且越走越能走。體能增加,肌肉量增加,情緒也會變好,睡眠跟著充足良好,生活品質才能提升。 #加味關節按摩油 材料 黑胡椒精油 20滴 樟腦迷迭香精油 20滴 月桂精油 7滴 岩玫瑰精油 3滴 甜橙精油 10滴 Trauma OIl 浸泡油(金盞花、山金車與聖約翰草混合的浸泡油)15g 瓊崖海棠油 7 g 荷荷芭油 5g 30ml容量的玻璃低瓶或壓瓶 步驟 準備好燒杯或量杯,量入所有的基底油。 滴入精油複方,攪拌均勻後裝入按摩油壓瓶或滴管瓶內即可。 --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很好看,可以 請阿娥喝咖啡 ,但我會把錢拿去買書:我愛看書,也寫書。要有錢買書,才能看更多書,寫更多書。  https:...

阿娥芳療手作教室 線上課程

對藥草保健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加入阿娥芳療手作教室線上課程 芳香防疫 ( 2021年5月線上課程錄影檔) https://bit.ly/3sgWfcR 芳香保健室 (2021年6月線上課程錄影檔) https://bit.ly/3IVVoF2 西洋藥草學 (2021年11-12月線上課程錄影檔) https://bit.ly/35EvjMd 香料保健室 (2022年2月線上課程) https://bit.ly/3rlzHYW

Pickering 與樟腦 ─ 追劇後的讀書心得

Image
大家週末有看《斯卡羅》嗎?我昨晚也在 Netflix 平台上面追完兩集,看到劇情裡面的一些人名,是以前在歷史書籍中看過的,真的是很有意思。   早上跟朋友聊了一下追劇心得,提到了 William Pickering 比麒麟這個歷史人物,我們都覺得很想多認識這個角色。(大家知道演 Pickering的 Andrew Chau 是周華健的兒子嗎,沒關係,我也是昨晚追劇完才知道 XD)聊著聊著朋友順口提到,比麒麟曾經在台中梧棲港走私東西,我好奇順手一查,原來跟之前聽過的樟腦戰爭有關啊啊啊! 記得有一年我們進香團去台光萃取樟木純露,開始萃取之前,香草大叔跟大家聊起了台灣曾經是全世界最大的樟腦輸出國,不曉得參加過進香團的朋友們有沒有印象?我後來又陸續讀/查了很多資料,台灣這一段歷史真的是非常有意思,閱讀台灣史很容易就連結到世界歷史脈動上面,歷史劇裡面看到的那些「洋人」也是因為島上有的資源而來到台灣,其實台灣真的是在一個很關鍵的歷史/與地理位置上。 回頭講樟腦與必麒麟。我們在《斯卡羅》劇情裡面看得出來他會很多語言,已經在台灣住了一段時間,從事貿易/走私行業。1863年,必麒麟兩度在梧棲港一帶大量收購樟腦,引起清廷的查緝扣押,中間還有槍擊清廷官兵的意外事件,造成雙方關係的緊張。到了1866年他成為怡記洋行的府城代理人(羅妹號事件發生於1867)。到了1868年,一樣是英商的德記洋行也發生樟腦在梧棲港被清廷沒收的事件,那年8月份英國與清打了一仗,最後簽訂了樟腦條約。(英國人大勝,取得樟腦的進出口權。) 所以些洋人買樟腦是要做什麼用呢?我們去進香團就聽到一部份的歷史,知道跟製作賽璐珞片有關。(對,不是拿去做樟腦丸。XD)賽璐珞這個材料,在1846年被發現,輾轉來到1870年,被正式命名為 celluloid「賽璐珞」,做了商標登記。當時的賽璐珞是用來製作撞球、假象牙,還有桌球、眼鏡架等,後來用做電影膠捲的材料。賽璐珞的製作方法,是以樟腦作為增塑劑,添加到硝酸纖維素塑膠裡面,易於用熱成型加工作各種塑膠製品。但缺點就是因為材料是硝化物的緣故,十分易燃。樟腦從荷蘭人治台時期就開始出口,到了1860之後,台灣樟腦生產量佔全世界一半以上,多數進口量都由跟清廷簽約的英國商人掌控,但其他做不到生意的華人商行不開心,就開始了很多的紛爭,一直有要求自由買賣的建議與抗議等等,到後來才會出現...

補藥酒vs.酊劑 Tonic and Tinctures

Image
  在西洋藥草學的傳統裡面,有 herbal tonic 這個概念,翻成中文大概是「草藥滋補品」的意思,是透過溶劑(可以是水、酒精或其他溶劑)把藥草活性萃取出來,以治療身體各種狀況。酊劑就是其中一個很適合用來處理日常突發狀況的藥草療法。在不舒適的症狀發生的時候,把日常製備的酊劑滴幾滴稀釋在藥草茶、果汁或溫水裡面一起飲用,以緩解症狀。 稀釋過後飲用,濃度降低,對身體是相對安全的。就像長輩冬季喝補藥酒,目的不在治病,而是養生一樣。日常生活中就搭配這些用酒精(也可以用蘋果醋或甘油)萃取得來的酊劑,保養身體,溫和不傷身。 藥草酊劑的浸泡步驟:  取新鮮或乾燥植物葉片,剪碎放入玻璃瓶內,倒入酒精,蓋過植物葉片。  每日輕搖瓶身後放回繼續靜置。  約2週後,濾掉植物葉片,留下來的酒精液體即為植物酊劑。  各種植物適合的溶劑不一定相同,煮茶是最沒有門檻的方法,用食用酒精泡酊劑最為萬用且易於保存,也有其他各種適合搭配醋的配方,例如 Fire Cider,可以多參考關於藥草的相關知識,或古籍記載的方法,參考前人的經驗。  泡好的酊劑除了料理飲用外,還可以有各種用途:  內服:料理、泡茶、具有特定療效  外用:塗抹身體、消毒、空間;跌打損傷、口氣清新 空間:芳香、防蚊、能量、避邪、儀式 --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很好看,可以 請阿娥喝咖啡 ,但我會把錢拿去買書:我愛看書,也寫書。要有錢買書,才能看更多書,寫更多書。  https://www.buymeacoffee.com/clairechronicle

簡單不簡單的香氣陪伴

Image
簡單不簡單的香氣陪伴 2021.08.11 去年(2020)夏天,我有榮幸去了幾個社會福利機構上課,那時隨筆記下每堂課的感受。一年過去(這一年感覺好長),今年其實應該還要再回去其中一個單位上課,但是疫情影響,相關的負責同事們,我們很有默契的都暫時擱置。(不過如果那個誰你有看到貼文的話,我沒有忘記,我們一起靜靜等疫情再度鬆綁。) 今天整理資料看到那時整理下來的心得,隱去相關關鍵內容,貼在這裡跟大家分享,那些日子的片段心得。 *** 週六去基金會上課,對象是身心障礙的孩子(小學、中學到成人都有),還有照顧者。談了很多生活中的壓力,紓壓的方法,芳香療法如何在生活中運用等等,台下眼睛亮晶晶,沒有睡著(笑),而且有各種共鳴。但最有回報的,是中間分享香氣的時刻,還有下課後聊天時,一個課間不停的嘎嘎笑的多重障礙的孩子(30歲上下,是很開心的孩子),找到機會就拉住我的手,不願意放開。 還有一個也是多重障礙的孩子,到了要調他的噴霧的時刻,照顧者說,剛剛聞的味道他都是「mmmmh,香」,所以應該都可以。那可不可以選一個讓他可以立刻安靜下來的配方。(不管小孩是什麼樣貌,照顧者都希望小孩可不可以給我安靜片刻啊,哈哈哈) *** 給一個孩子聞了前面幾組家庭都很喜歡的安定氣味,結果這孩子立刻倒彈2尺皺眉,全場哄堂大笑。(所以大人真的不要自以為知道小孩會喜歡什麼喔!) *** 第三張照片那裡,我刮完檸檬皮的時候,請小朋友都來摸摸檸檬的表皮,看看有沒有滑滑油油的感覺,一度檸檬上面擺滿了小手,超級可愛的孩子們。 *** 機構的小編貼文,說陪著孩子上課,覺得自己也得到了療癒和照護。小編寫得很客氣,其實「照顧者」真的也很需要療癒與照護。近日各種社區課程的心得,就是承辦課程的人們(主任、社工、老師、照護員等),迫切需要這些課程內的資訊與簡單的紓壓方法。 *** 照片裡的孩子,是屬於輕度的,也是父母充分授權給中心可以拍照貼文的。昨天分了三批的孩子上樓來上課,前兩批是中、重度的,第三批是輕度的孩子,雖然是第一次見面,有感覺到孩子聞到清新果香(昨日主題)的愉快反應,很期待接下來每週一的課程。 *** 今天好像可以很厚臉皮的說,我的生命/心理學/芳香療法基礎,可以提供簡單但其實很不簡單的香氣陪伴。 第一組的重症孩子裡面,有幾個是不能控制自己一直發出聲音的,高音...

芳香保健DIY EP04:香氣的魔力與鳥嘴醫生

Image
Youtube 頻道數年後復活,重新練習對著空氣講話/上課。因為需要練習接納自己的聲音,不如就來錄簡短教學影片上傳,重新適應在家裡當大明星的感覺。(笑)這一集是芳香療法理論入門時都會談到的,香氣的魔力,和古籍記載如何運用香藥草當作「芳香呼吸器」的鳥嘴醫生。 影片內容用兩張投影片來跟大家分享香氣與植物的療效 ── *香氣的魔力 * Dr. Beak of Rome 黑死病時期的鳥嘴醫生 對芳香療法有興趣的朋友,不用全副武裝出門,在家安心防疫、安心學習。芳香保健室線上課程報名連結如下: 《線上課程》芳香保健室 --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很好看,可以 請阿娥喝咖啡 ,但我會把錢拿去買書:我愛看書,也寫書。要有錢買書,才能看更多書,寫更多書。  https://www.buymeacoffee.com/clairechronicle

香草布丁 Vanilla Custard

Image
香草的氣味,對大部分的人來說,聞到的當下,多半是香甜、舒服而令人放鬆有幸福感的。在某些特別覺得疲累、抑鬱不開心的時候,或者忙了一整天的工作,晚餐過後希望可以來一份甜點撫慰自己疲累身心的片刻。在那種時刻裡,長工常會問我,要吃什麼甜點我去買,浮現我腦海的很多時候是香草布丁,或者烤布蕾這一類充滿蛋奶香氣的甜點。但是超商或超市輕鬆可購得的布丁,通常過不了鼻子和味蕾這一關,總是邊吃邊打分數,這個不及格,那個勉強可充數,但絕對稱不上滿足。 而巫婆櫃子裡不會短少的香料之一,就是香草荳莢 vanilla pods,在聞過香料本人的香氣之後,當然就更沒有理由滿足於市售布丁的氣味。所以偶爾偶爾,因為步驟繁複,所以只能偶爾,就自己來蒸/烤香草布丁吧!尤其在疫情肆虐壓力山大的此時,撫慰心靈格外重要啊! 我選擇用200cc裝的保羅瓶,因為製作的步驟認真說起來不算容易,既然要做,就好好的,認真的多吃一點,幸福加倍。 材料: ** 焦糖液(糖跟水的比例是3:1左右),這個配方做起來可以做大約 15-20 個200cc保羅瓶份量的布丁。考慮一不做二不休的,一週連著烤個2次布丁,可搭配把放肆購入的1L裝鮮奶油用完。 砂糖 300g 水 100g 步驟: 烤盤鋪上烘焙紙,待用。 把糖跟水放入鍋內,確認所有糖都泡到水後,開中小火煮焦糖。 隨著溫度上升,糖液會開始變濃稠起泡,持續以中小火加熱。 加熱一段時間後會發現泡泡破掉的速度減緩,水分越來越少,糖液變得更加黏稠顏色也變深。等顏色變成深褐色(但不是燒焦的黑)的時候,就可以離火,把糖液倒入烤盤內。 拿湯匙趁糖液還在半液態的時候把氣泡戳破,接著把把糖片放入冷凍庫裡面固化。 從冷凍庫取出焦糖片,用湯匙敲碎,每200cc的保羅瓶內約放入20公克的焦糖片(或依照個人喜好增減)。 ** 布丁液配方:這是10個200cc保羅瓶的份量 材料: 蛋黃6-8個 全蛋 2個 全脂鮮奶 1000g 鮮奶油(whipping cream)360g 砂糖 100g 香草莢 2 根 步驟: 鍋內量入全脂鮮奶。 取香草莢,縱向劃開之後,把香草籽刮出來,放入鮮奶內。刮除籽的香草莢也一起丟進牛奶鍋內煮。慢慢加熱香草牛奶,煮到約70度熄火,牛奶不至於起泡煮焦,但熱度足以萃取出香氣(可以用溫度槍來測量)。熄火後蓋上鍋蓋悶一下,讓香氣充分釋放。 掀蓋加入糖和鮮奶油...

類天皰瘡的皮膚安撫噴霧

Image
  類天皰瘡水泡 (右圖)   大約半年前,朋友有關節酸痛的問題,翻著阿娥的書找解方,另外媽媽有類天皰瘡(大家可以去搜尋一下,是個很棘手的皮膚症狀),也想到或許可以用精油、純露或藥膏來處理。 參考資料: 長水泡、皮膚潰爛 3大高風險族群易患「類天皰瘡」 在某個共時的作用力下,我也剛好看到朋友的照片和貼文。隔空諮詢結束之後,我寄出了處理皮膚的噴霧還有藥膏,寫了簡單的指引,請朋友和媽媽斟酌使用,交代要觀察實驗。   過了一個月朋友回報,收到包裹之後,媽媽噴霧和藥膏全上(ㄟ,說好的實驗與觀察呢呢呢),但是可能塗抹藥膏會有些用力,媽媽覺得很痛,暫時停用。   後來朋友發現,媽媽持續用安撫噴霧噴水泡,藥膏則用來擦漸漸收乾的傷口。舒緩的噴霧有止癢與舒服的氣味,覺得溫和而且有安全感。 又過了一陣子,水泡不再新生,傷口也漸漸收口了。可能因為噴霧與藥膏溫柔的香氣,媽媽的情緒變好,也變得有精神,還可以背著包包出門去小旅行了。(這是防疫升級之前)朋友笑說,身體好就管不住了!   寫到這裡大家可能會很想問,噴霧裡面放的是什麼成分。我當然是不會把配方告訴大家的啊!不是因為這是什麼機密,而是每個配方都是根據個案症狀調配出來的,並非放諸四海皆必有療效的神聖配方。但方向大致上就是安撫、收斂、消炎、皮膚修復,還有放慢腳步、寬心等的情緒照料香氣。配方裡面大部分是純露,有添加精油,還有少許的酒精。   過了快半年,前幾天朋友傳照片給我看了,媽媽的皮膚已不再有積水的腫泡。傷口漸漸收斂起來的樣子感覺舒服多了。配方是我調的,但我看了也嘖嘖稱奇。   另外不怎麼題外的題外話,跟朋友聊著母親還有我自己家庭裡的母女(以及父子)關係的時候,我也在朋友描述母親的文字中,看到了疾病的對應,跟著聯想到自家長輩的個性與身心症狀。我送給朋友一個小建議:我剛當媽媽的時候,有時面對新生兒一直哭,新手媽媽壓力超大,覺得24小時on call 很崩潰。那時在厚厚一大本如聖經一般的育兒書上看到這一句:「把孩子尿布換好,餵飽、放在嬰兒床裡面,確定不會有蛇來咬他XDDD,然後就去廁所好好的大哭一下,或者泡個澡,放自己十五分鐘的假。」這應該是那本育兒聖經裡面我看到最有用的一句話。   在疫情升級還沒降低警戒的這一刻,這個建議也很適用在所有綁在家裡的大人小人身上。照...

【讀書筆記】精油與星座─金牛座

Image
     Taurus 金牛座 4/21 - 5/21 金星 Venus Earth 土象  Fixed 固定星座 The Bull conserves, maintains, defends, Savouring his treasures and his loves, Digs deep into mother Earth And stands, and stays and hold. 圖片出處 image source:  Johannes Hevelius - Scanned by: Torsten Bronger 2003 April 4 ,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白羊開疆拓土打出來的天下,由金牛座來整合、維持、紮根、累積。謹慎性格的金牛,擅長審慎評估並珍視手上握有的資產。在農業時期牛隻本身也是人們珍視的資產之一。擁有牛隻代表擁有可以餵養家庭與村人的牛奶、奶油、肉品和起司。也可能意味著可能會有衣服、皮革和庇護空間(牛皮成為帳棚的遮蔽材料),也可以拿來作為以物易物交換其他資源的本錢。公牛象徵牛群的生命力與存活競爭力,這股力量也延伸到社區的生存。沒有公牛,母牛不會懷孕,某些文化裡也視公牛為生育/多產的象徵。公牛形象的男神和母牛形象的女神在不同的古文明裡面都時常出現,從巴比倫到埃及,從波斯到羅馬。羅馬的密特拉秘儀(Mithras)中,就在洞穴神廟中屠殺公牛,以公牛獻祭儀式,祈求生育繁衍能力。 五朔節 May Day 這個愛爾蘭節日的前身,就是貝爾丹火焰節(Beltane),象徵春天的結束和夏天的開始,時間點就落在金牛期間,群眾繞著陽具形象的五朔節花柱舞蹈,原先的慶典用意也是歡慶生育能力。 這些儀式都與金牛座的隱喻有相關。金牛座對於資產和價值非常珍視也知道如何評估,不管是物質的財產,還是精神上的例如才華與能力這一類的資產,金牛通常也很喜歡肉體上的滿足:食物、舒適的溫度,還有性愛。與金牛有連結的行星是金星,金星Venus 也是維納斯,是愛的女神,藝術與美的愛好者。金牛人通常是很有才華也很有美感的人,她們喜歡漂亮的衣服,舒適的環境,優雅的氣氛,很可能會從事時尚和設計相關的行業。從事美容師行業的人也可能在命盤中有明顯的金牛座優勢。 音樂是另一個與金牛有連結的才華。金牛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