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味與人生
來分享一些有的沒的,關於移居美國後,鼻子的遭遇。
某日去 DMV 辦理州身分證申請手續,搭車到了DMV門口,一下車全家吶喊,「為什麼這裡有蚵仔煎的味道?」美國內陸當然是不會有台灣的蚵仔煎,所以到底那附近是什麼植物,什麼花,什麼樹,散發出類似蚵仔煎的香氣。這個謎底,恐怕永遠無法揭曉。
陌生的城市,陌生卻又彷彿熟悉的氣味,妥切的形容著這趟移居的經驗。
剛來不久,某天揪小孩一起練習搭車進城去玩。在 Denver 的市區走來走去,走到腿痠,跑進7-11,順便見證台灣的便利商店有多麼無敵。一整間便利商店除了糖果巧克力,還是糖果巧克力,少許的洋芋片類垃圾食物。進門右側一排思樂冰的機器,父女三人很興奮的一人選了一種口味。我低糖/醣飲食習慣了,自動站到旁邊遠離。結果這個化學思樂冰有多可怕呢,小時候號稱餅乾甜點怪獸的妹妹,喝了一口這杯藍色充滿香精的飲料,眼睛瞪大+吶喊,這也太甜太充滿香精了。我接過來也喝了一口,果然,甜+香精味道滿滿。如果要追究有什麼味道聞起來「很美國」,我可能會投票給這一杯思樂冰。
後來,我家(已經不是高中生的)姊姊,開始去超市打工,某日她從上班的超市帶回員工小禮包,裡面滿滿的沒聽過的零食餅乾條,約莫是利用員工做市場調查的意思吧。像是在拆盲盒似的,我們逐一拆封品嚐這些沒聽過的零食餅乾條和飲料沖泡粉,吃/喝起來的感覺呢,你猜對了,滿滿的香精。
濃郁的味道,還包括長工在賣場買回來的,太香的 DOVE 香皂、廚房的飽和度破表靛藍色強力洗碗精,以及洗碗機專用洗劑。每次吃飯、喝水都覺得好像在吃化學香料。搬到自己的小公寓之後,因為天氣熱我們不願意開洗碗機來用(小公寓熱氣很難散),在找到無香精洗劑之前,買了比較不香的洗碗精,手動慢慢洗。我準備本週要下手買製皂材料回來,開工自己做肥皂。
剛搬進小公寓的時候,房子雖然只空屋數日(前任房客剛搬走不到一週),但公寓門窗沒開,熱天很容易就讓氣味悶在裡面。我們進住的時候,公寓裡都是前屋主留下的氣味,還有緊閉不流通的悶滯感。後來在 garage sale 買到抽屜櫃,也是一樣的問題。我的解方,當然就是拿出精油點兵點將,選擇想要的氣味,徵求全家人(的鼻子)的同意,在空間裡面擴香。櫥櫃的悶味,就用精油滴在廚房紙巾上,放進抽屜裡面,同時把抽屜打開通風。一天後再把衣服放進去。
前陣子跟大家分享舊物店 thrifting 挖寶的經驗,衣服、床單、被套和窗簾等織品類,也都可以挖到寶。來到這裡我已經買到3-4條好看的褲子,漂亮的上衣,全新的桌布,還有落地窗窗簾。去舊物店買回來的東西,都會有個店裡的味道,也因為是大家摸來摸去挑選過的織物,所以試穿或丈量使用沒問題之後,我們就會把標籤拆掉(拆掉就不能退貨了,所以要確定可使用/穿著再拆。),然後拿去洗乾淨,wash the thrift store out。
洗完之後,如果是被單窗簾類的,就拿出自製香氣噴霧再加工處理一下,變成自己的味道。
上週我們收到自己從台灣寄來的第一批郵局3 號箱。第一批寄出的,多半是我工作室裡面保留帶來美國的書。郵箱拆封之後,我終於理解為什麼買皂買書的朋友們總是私訊告訴我,「阿娥為什麼你寄來的書,列印訂單的紙,都這麼香。」那一批郵局三號紙箱,經過75天的水陸郵寄旅程來到我的小公寓,拆開來依然滿室馨香,是我在台灣的,書房的味道。
講到精油,因為我的野生高地薰衣草在台灣揮霍完了,在小公寓裡安頓之後,我就手刀下單買了一批。寄來的那天,打開包裹,聞到熟悉甜美的氣味,家的感覺,又 level up 了。
轉個話題,談貪吃的味道。
大型購物網站特賣的那幾天,我們買了象印10人份大電鍋,不是先進的精密多功能電子鍋,而是傳統的,大台十人份,只有煮飯+保溫功能的電子鍋。 除了煮白飯之外,目的就是可一次煮一大鍋油飯。吃不完裝起來冷凍,給上班的人帶便當。去過亞洲超市之後,購齊(?其實不齊,但勉強過關)材料之後,那天終於動手煮油飯。住在美洲大陸的中間,海鮮很貴,連乾燥的蝦米都貴到差點下不了手。乾燥魷魚是天價,在貨架前猶豫了好久,心一橫轉頭離開。果然開動料理油飯的時候,油蔥不油蔥,蝦米不蝦米,香菇讓我想哭,沒有乾魷魚更是少一味。但是那鍋油飯,還是讓大家很開心的吃了好幾餐。
講到料理少一味,不香的油蔥,也讓我的肉燥少了香氣層次。第二次煮肉燥米粉的時候,雖然還是非常開心的吃了滿足台灣胃的一餐,但內心覺得不甘願,少了道地油蔥的香味啊!當晚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既然八月下旬要飛回去辦事情, 當然要跟首思醬作預定油蔥飛回來。
吃食的部分,聽起來抱怨很多,但也是有幸福之處。例如各國香料在這裡多數都買得到。例如吃墨西哥菜很少踩雷。例如去 Penzey's (知名香料店)亂逛,得先把皮夾交給先生保管,免得我把整間店買回家。又例如越南麵在這裡似乎反而比較道地。一般的超市裡面,也可以買到各式各樣的綜合香料。而且,我們住在這個乾燥的城市裡,完全不需要擔心綜合香料潮濕結塊的問題。
這趟回來美國,當然也下單購買了熟悉的藥草茶,包括前陣子分享的爽喉茶。在涼爽的夜晚裡,喝著熟悉的藥草茶,香氣帶我回去那年在芝城當研究生的日子,也勾起在三藩市與長工先生的甜蜜生活回憶。
味道,與人生的經歷真的是息息相關。生活裡甜美的、苦澀的、驚心動魄的事件裡,都伴隨著某種氣味。為了在異地重新打造一個家,氣味在這個過程中,也扮演重要角色。
六月出發來美時,如果從離開台灣家門口起算,到抵達美國家人的房子,旅行時間將近28小時。為了安撫未曾經歷如此長時間飛行的兩貓,我們特地把我們臥房大床的鋪棉床罩剪下來,裁成可以塞入貓咪旅行提籠的大小,塞進貓籠裡面,用我們的氣味,陪伴被強迫長程旅行的兩隻老貓。
在洛磯山腳下,此刻進入深夜,我聞著書桌旁手帕散發出來的野生高地薰衣草的氣味,準備要入睡了。大家晚安。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