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讀書生活筆記】佛手柑

Image
前些時日在面冊粉絲頁上寫了這一段: 正在為某些事情心煩的時候,靜下心來唸書就看到這一句,好應時: Bergamot on inhalation at first never fails to relax tension and overcome any emotional frustration that may be present. 快手找出我的精油盒,不用抱佛腳,薰佛手柑就好。 佛手柑精油的香氣美麗,又同時具有放鬆、清爽和提振的效果。優雅清新的柑橘與甘甜果香糾纏而成的香調,佛手柑用在嗅吸上功效超好,輕吸一口就可以放鬆緊張的情緒,克服當下所有的挫敗感。心情煩躁,易怒,都可以輕而易舉的消除。  二二八連假最後一日在家靜心,覺得該來整理一下佛手柑的資料,在收假的前一天靜下心來沈澱,準備明日上班上學。 佛手柑 Bergamot Citrus x bergamia L.  萃取自Citrus x bergamia L. 佛手柑的果皮(拉丁學名亦作 Citrus bergamia Risso 或 Poiteau),是芸香科─柑橘屬的植物,文獻指出可以再進一步可分成三個種類 Castagano,Feminello 和 Inserto。( 娥碎念:柑橘類的品種真的很亂,像苦橙又有另外一大篇溯本究源的故事可以寫,植物與農業的歷史好高深都讀不完啊! )最近的DNA分析指出佛手柑是介於苦橙(Citrus x aurantium)和甜萊姆(Citrus limetta)之間的變種,因此是來自 部分變種 的再變種(Federici, 2012)。 外貌 :輕盈的淡綠色或橄欖綠液體,帶有溫暖水果香甜的新鮮柑橘氣味 香氣調性 :前調,具有中度香氣,持久力不佳 萃取 :冷壓萃取自將熟未熟的佛手柑果皮,產季為2月-3月間 萃取量 :1Kg的精油需要200-250公斤的果皮(萃取量中等) 主要產地 :南義大利卡拉布里亞區、幾內亞、象牙海岸。西西里島卡拉布里亞區的商業萃取從1690年左右開始至今。 主要化學組成 :酯類(包括乙酸沉香酯17-58%,乙酸娏牛兒酯、乙酸橙花酯)、單帖醇類(包括沉香醇4-29%、橙花醇、娏牛兒醇、dihydrocumin alcohol)、單帖烯(包括檸檬烯 19-52%、beta-松烯3-13%、gamma-帖...

胡桃燕麥餅乾

Image
 胡桃燕麥餅乾 原食譜出處:http://www.joyofbaking.com/OatmealCookies.html 材料: 1杯 核桃(walnut)或胡桃(pecan) 3/4 杯室溫軟化的奶油(我改成冷壓椰子油) 1杯黑糖(可減糖或改用蜂蜜) 1顆蛋 1小匙香草精 3/4杯中筋麵粉 1/2 小匙 小蘇打粉 1/2 小匙 鹽巴 1/2 小匙 肉桂粉 3杯 燕麥片(好市多買的那種要煮的,即沖的應該也行) 蔓越莓乾(不一定要) 步驟: 烤箱先預熱到 350F 或 180C 把核桃或胡桃放在烤盤上進烤箱烤個8-10分鐘,小心不要烤焦,放涼後,切小塊,不要太碎 把奶油or椰子油跟黑糖加在一起,用手或攪拌棒打發(就是打到整個綿綿的)。如果用冷壓椰子油,夏天要把椰子油放回冰箱凝固一下比較好操作。 加入蛋和香草精拌勻 加入麵粉、小蘇打粉、肉桂粉,將全部材料混和。(備註:我家小女巫版本,肉桂粉的部分,是以綜合香料代替,裡面包括肉桂、荳蔻、薑、丁香等) 拌入核桃(胡桃)、燕麥片、跟蔓越莓乾(或葡萄乾,或省略) 拿出烤盤,用湯匙、用手、用挖冰淇淋的scoop都行,一次挖一小球(大約1/4杯,或看你想做多大),把餅乾團做成圓球,擺到烤盤上,接著用手掌心或湯匙背把圓球稍微壓扁(間隔大約5公分)。 送進烤箱烤大約 15 分鐘,或表面成金黃色。 出爐,小心燙!放涼再吃才會酥酥的,乖,不要急。

KUSO防彈咖啡影片引發的一些討論

Image
前幾天無意間逛到了這個影片,接著連到台灣的生酮飲食社團,正好在我把植物油專論改版的這個時間點看到,也實在很巧。這個影片的後勁超強的,裡面好多梗,讓我過了2天還在研究裡面提到的各種與嗑藥相關的英文術語。(瘋狂搜尋這些字眼,會不會讓我的IP被警察點名做記號啊,呵呵!) 沒有聽過防彈咖啡的,可以看下方這影片,這是把高油脂飲食概念轉為商品化的高明操作技巧啊!尤其在高科技產業,工作步調緊湊,業務壓力很大的生活形態,需要體力與精神的科技新貴,對這類產品都會非常的熱衷。 以下的討論其實是我看完影片大笑之後,在自己的Facebook上一邊做功課一邊整理貼出的一些討論內容,給大家參考。 防彈咖啡理論部分我覺得是對的,但是這位先生也太會搞花樣了。原則上,我個人是覺得不管崇尚何種飲食概念,如果你必須、一定、只能跟某家商店或某個品牌購買特定商品,那都不是一個永續或真正適合自己所在地風土的飲食風格。從當地的、當季的、容易取得的食品選擇中去找,會比較符合自然醫學的概念,生活的步調會比較輕鬆些,經濟上負擔應該也會少些。 我吃高油低醣飲食好幾年,但逢年過節會放鬆吃澱粉吃糖吃甜點什麼的,這是人生,不是什麼罪過XD。在教室裡上課下課間,我也都提倡過椰子油的好處,也鼓勵吃動物脂肪,奶油盡量抹,一天吃超過2個蛋也很自然。(植物油專論的課我都會談到這些飲食概念的演進。)我要說的是,雖然我不是防彈咖啡擁護者,不過這背後的原理其實是類似的,也是有營養學與研究支持的。 平常生活中,情況允許的話,我會提醒家裡長輩開始修正觀念,修正飲食方式,如果有人願意聽的話,就慢慢解釋背後原理,也會買書給家裡長輩閱讀。但也僅止於對自己的父母親。我不太愛到處「宣教」,所以現在就只在上課的時候講給學生聽了,以免自己就像影片裡面的那個講到爆炸的男生。這內容實在很讓人會心一笑,因為這誇大化到極端的演出,有時候就是生活中上演的人生啊! 而且影片的編劇應該也中過防彈咖啡的毒吧 XDD,才能諷刺的這麼到位,連 microdose 這種字眼都出來,超瞭解矽谷「養生」人士啊!(有些高科技人會服用 microdose 的藥品例如LSD,讓自己的精神與體力都處在一種高昂的狀態,應付高壓的工作。)而將防彈咖啡品牌化的這位先生,還做了 brain octane oil,也難怪kuso影片裡面要加油添醋加一大堆神奇香...

大地彩虹皂

Image
日前為婚姻平權與民法修法運動製作了 大地彩虹皂 。這塊皂義賣出去之後,得到很多朋友說「好香」「好好洗」的迴響。把配方提供給大家,有自己製皂的朋友,可以參考製作。 六層的彩虹皂(紅橙色、黃、綠、藍、紫)分層製作,我分成了五、六天,中間因為有調色失誤(色粉過多或過少,沒有調出喜歡的顏色),就做成了另一鍋的皂,沒有進入彩虹皂裡面,所以總共其實做了不只六鍋。我的方法是用相同(或非常接近)的配方,一層一鍋,喇好一鍋入模後,間隔些時間(或隔天)再製作下一層,讓入模後的那一層皂有時間固定。擅長做分層皂的人很多,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可以用自己習慣的操作方式。 基本配方如下 椰子油18% 棕櫚油 17% *黃色跟橘色的那一層,棕櫚油改為紅棕櫚 橄欖油 36% 甜杏仁油 21% 可可脂 8% 荷荷芭油超脂 1% 調色參考: 紅:珊瑚紅 橙:紅棕櫚+薑黃粉 黃:薑黃粉 綠:廣藿香汁液+艾草粉 藍:青黛粉 紫:紫草根粉浸泡油+紫草根粉 調色的部分也說明一下,我喜歡用天然色粉、植物去染出喜歡的顏色,但並不反對用雲母粉、珠光粉或其他色液調色,可以製作出比較飽和與接近期望值的顏色。請依照自己手上的材料斟酌調色,好好享受製皂變化色彩的樂趣。 Have fun!

泡澡時稀釋精油的基質推薦

冬天到了,我們都很喜歡泡澡,尤其冷冷的溫度裡,點個小蠟燭,在浴缸裡面暖暖香香的泡著,沈澱一天思緒,擺脫疲倦,是冬日夜晚的一大享受。 上芳療課或是之前看芳療書籍,都有提到在流動的水裡面滴入精油,我自己上芳療課也這樣教過。但其實仔細想,這樣的精油泡澡,偶爾在冬季這樣直接滴入浴缸泡幾次,是不至於引起過敏或皮膚刺激反應,但精油不溶於水這一點終究是事實,泡進浴缸裡面靜心下來泡澡的時候,油花就會漂在水面上了,遇到皮膚一樣是直接接觸。對於皮膚比較細緻或敏感的人來說,也很難說是否泡久了是否會出現過敏性皮膚炎。 所以,我今天讀到經常發文分享與指導大家精油相關知識的老闆 Nature's Gift 的老闆 Ms. Marge Clark 的部落格這篇文章,裡面提到泡澡精油的乳化基質選項,就想也摘要重點翻譯跟大家分享。以下的內容是綜合了文章內推薦的基質,加上我自己的心得整理,給大家參考。 泡澡精油的基質與評論如下 ─ 直接滴精油:比較不建議。如果手上沒有任何介質又很想要泡,就滴數少一點,並且在踏入浴缸的時候記得要撥動水,讓油花暫時打散不會集中在某一處,比免坐入浴缸時直接接觸到「重點部位」的敏感皮膚或黏膜組織。 浴鹽:把精油滴在浴鹽裡面,到了水裡浴鹽會溶解,精油一樣飄到水面,所以也不建議。 調在植物油裡面:稀釋於植物油裡面再滴入浴缸,算是有稍微稀釋,不過浴缸會油油的,洗完澡還要刷浴缸,小麻煩。(願意刷浴缸的話就沒問題了。) (這一點是阿娥的)調好在植物油裡面,抹在身上再進去泡澡:只要稀釋的劑量是全身塗抹的安全劑量,這樣很安全,但一樣會有泡完澡後要刷浴缸的問題。但我個人最常使用的其實是這個方法,植物油還可以滋潤冬季乾燥的肌膚,避免在泡熱水澡後又流失更多的油脂。至於浴缸油油的問題,個人造業個人擔,洗完澡指使自己老公刷浴缸就是了。XDDD 調和在蜂蜜中再倒入水裡:效果還算不錯,但是不夠完全。 全脂牛奶,或是鮮奶油(cream)更好,可以充分乳化精油後溶於水裡。阿娥補充:可以買喝咖啡用的鮮奶油球,雖然不建議食用(奶油球裡面多半是植物性的反式脂肪),但用來泡澡外用無妨。 把精油加在液態皂裡面效果也非常好。 乳化劑 Polysorbate 20(Tween #20,台灣很多化工行有賣)也可完全乳化使精油溶於水,有時還會起一點泡泡。泡熱水澡的時候有泡泡其實還蠻搭的...

【精油安全指南】Essential Oil Safety Guidelines 重點摘譯

<前言>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聽到各種朋友、學生提供的「吃」精油,或不稀釋塗油的驚悚故事,追到源頭多半是沒有經過訓練的銷售業務,跟身體有恙急需求解或是不求甚解的消費者,組合起來造成可能的各種致敏甚至灼傷的風險。   這一篇是Dr. Tisserand老師網站上面關於精油用油安全的指導原則。文章不算短,但用字也不難,英文可以的朋友,建議閱讀原汁原味的原文,大師的悉心整理與遣詞用句,可以在文字當中讀到。底下提供的是我的「畫重點」翻譯(翻完發現都快翻整篇了,都很重要啊),提供給各位對精油使用有興趣的朋友們參考。如果可以,還是去上課跟著老師把需要的基礎知識上一輪,學會如何稀釋精油,什麼是安全劑量,芳療上常用的基質有哪些,可以如何應用在生活層面中,這樣會是比較妥善的方法。   然後呢,認真打個廣告, 阿娥芳療手作教室的芳香保健DIY系列課程 就是為這個目的而設計的,希望大家都可以學會在生活中如何安全的使用精油、藥草、植物油等植物的精華來照顧與保養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課程報名連結在這裡 -> http://handmadesoap.com.tw/products/aromaticsdiy。) 以下開始畫重點翻譯整理 How to Use Essential Oils Safely General Safety Guidelines 文章出處 http://tisserandinstitute.org/safety/safety-guidelines/ 如果你完全沒有時間可以讀文字,看這一行就好 --> 不可以把未稀釋的精油直接塗在皮膚上。 精油是極度濃縮的植物精華,裝在小玻璃瓶子裡面的精油,濃度可能是植株本身活性成分的的50-100倍,使用全株藥草與藥草萃取物的安全方法,與使用精油的方法是不一樣的。 最高指導原則: 不可以把未稀釋的精油塗在皮膚上 。就這樣。最常見的精油引發的負面反應,每年大概發生在有數百到數千人身上,就是皮膚敏感反應。而這種皮膚過敏反應,最常見的原因就是使用未稀釋的精油。原因通常是(1)無知,沒有人跟你說不應該這麼做,或是(2)有人跟你說可以這樣塗油,跟你說這是安全的。(娥註:看到這裡趕快去揍那個跟你這樣說的人,跟他說不可以這樣用也不要再到處教別人這樣用了!) 局部用油的建議...

【快譯】Ashes to Ashes 手工皂白粉釋疑

Image
文章出處: Chemistry 101: Ashes to Ashes , by Kevin Dunn 手工製皂者有時會在皂的表面看到一層白色的結晶,我們常稱之為 soda ash (台灣稱之為白粉)。有些人可能以為這個詞裡的 ash  是因為這一層白色物質摸起來很像灰的質感而來,但這事實上要回到工業化學的初始年代。早在大型跨國企業或大型製造工廠出現之前,業界使用的鹼性物質(lye)是透過三種商品的製造過程產生的:玻璃、紙張和肥皂。 最早開始進入商業生產的鹼是鉀鹼 (potash),是透過以水浸木灰的方式提煉製造。之後再將充滿鹼的水在鍋中煮沸到乾,保留在鍋中殘留的白色固體,就叫做 pot-ash 鍋裡的灰。將油脂與鍋裡的灰加在一起煮滾,產生液體皂,再加入鹽轉化為固體的肥皂。後來製皂者發現改煮海藻以代替木灰,產生出來的灰可以直接做成固體皂,不需要再加鹽。這種灰當時叫做蘇打灰 soda ash。 幾個世紀過了,製皂的流程逐漸演進。將石灰石加熱至高溫,變成另一種更便於利用的鹼石灰 lime,之後可以與鉀鹼或蘇打灰結合,以製造更強的鹼 ─ 苛性鉀和苛性鈉。到了十九世紀初期,苛性鈉已經成為新興化學工業最重要的產品,主要用於肥皂生產。時至今日,蘇打灰仍是一項重要的商品,在超市裡面以「洗滌蘇打」出售。 在第一輪的化學工業化過程中,鹼的化學被研究出來。鉀鹼和蘇打灰的成分被檢定出來,分別為碳酸鉀K2CO3,和碳酸鈉 Na2CO3。鹼石灰 lime的成分則是氫氧化鈣 Ca(OH)2。苛性鉀和苛性鈉則分別是氫氧化鉀 KOH和氫氧化鈉 NsOH。將蘇打灰轉換為苛性鈉的化學方程式如下: Na2CO3 + Ca(OH)2 = CaCO3 + 2 NaOH 請注意在這個化學反應裡面,碳酸鈉和氫氧化鈣這兩個化合物只是交換姓名而已,直接變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 手工製皂者仰賴的是氫氧化鈉和油之間的反應,但是對氫氧化鈉與空氣之間的反應比較不熟悉,而這部分的化學,正是瞭解肥皂上的白粉形成的關鍵。要瞭解這個現象,我們要先特地製作一塊不好的肥皂。準備兩個保麗龍咖啡杯,其中一個有蓋,保鮮膜,棕櫚油,氫氧化鈉和水。加一點你最喜歡的深色色料的話,會讓白粉更明顯。秤100g融化的棕櫚油放入第一個杯子裡,加入少許色料。在第二個杯子裡面溶解23g的氫氧化鈉於46g的水裡面。將氫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