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Featured Post

讀書筆記:Planetary Sympathy and Astrotherapeutics

一邊做著每日洗衣、清潔工作,一邊把這一集聽完。內容有點複雜,所以直接把連結餵給 Google NotebookLM 整理重點如下。(結果還是很長) Briefing Document: Planetary Sympathy and Astrotherapeutics Source: Excerpts from "Planetary Sympathy and Astrotherapeutics" podcast episode from "Plant Path." Date of Source: Not explicitly stated, but mentions a free mini-course opening March 25th, 2025. Main Theme: This podcast episode explores the concept of sympathetic medicine within the practice of astroerbalism, contrasting it with antipathetic medicine and delving into the layers of sympathy between plants and planets. The speaker, whose name is not provided, outlines a more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planetary correspondences in herbalism, proposing a classification system based on whether a plant acts as a builder, neutral, or eliminator of a planetary quality. Key Concepts and Ideas: Sympathetic vs. Antipathetic Medicine: Antipathetic Medicin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opposites balancing each other (e.g., cooling for heat, mois...

油膏的紋路

Image
藥膏課的學生社團裡,有同學問我,油膏有「斑駁」的紋路,是不是添加精油後攪拌不均勻造成的?看到手機跳出來的文字後,我想說用到「斑駁」二字,應該是添加了乳油木果脂,這是製作油膏的人很常遇到的狀況。結果點進去一看,油膏上的紋路是淡淡的深淺不一的顏色,離「斑駁」還很遙遠好嗎!?XDDDD 但做油膏看到紋路,多少還是會懷疑自己手藝不佳或者材料有問題,或哪個步驟做錯之類的。今天來解答這一題。 製作藥膏時,會影響油膏表面狀態的幾個因素: 藥膏的油品配方中的脂肪酸成分: 不同的脂肪酸熔點不同。飽和脂肪酸熔點高,不飽和脂肪酸熔點低。熔點高低不同,結合製作油膏當下的室溫,以及操作方式,使各種脂肪酸以各自的速度冷卻/凝固,就可能使膏體出現紋路。 不飽和脂肪酸與添加物(製作浸泡油時油品與藥草活性成分結合、或添加精油)比較容易結合,因此可能導致顏色與其他脂肪酸不同,也可能是紋路形成的原因 不同脂肪酸的結晶方式不同,配方中的各種脂肪酸在不同的凝固速度(溫度曲線)下,結晶方式不同 冷卻速率:冷卻速度快的話,結晶體小而均勻。緩慢冷卻的話,則結晶體可能較大,因而出現紋路。(所以處理添加乳油木果脂的油膏,一般都會建議放入冰箱快速冷卻。) 攪拌與否:攪拌的方式會影響油膏材料成分的分佈和紋路形成與否 添加物: 放入的油、脂、蠟、乳化劑、增稠劑結構 藥草浸泡油活性成分與植物油結合的程度 藥草浸泡油活性成分是否容易結晶 整體配方的黏度:黏度不同,影響油膏中成分的分散均勻度和沉降,也可能因此形成紋路 回到一開始,學生提出問題的油膏配方是 蜂蠟 1:甜杏仁油 6 ,照片中油膏顏色來自藍艾菊精油(藍色精油混合黃色蜂蠟,最後變成綠色油膏)。甜杏仁油的脂肪酸組成,以不飽和脂肪酸為大宗,少少的飽和脂肪酸。儘管比例很低,在製作當下如果室溫暖和,油膏凝結速度慢,就有機會形成照片裡面的小小深色圈圈紋路了。雖然有紋路,但完全不影響使用。 *** 下圖是近日製作的蓍草浸泡油去攪打油霜:做好西洋蓍草浸泡(荷荷芭)油之後,以 蜂蠟1:浸泡油 7 的比例,製作成極軟的油膏,冷卻凝固之後再以叉子手動打發。荷荷芭油裡面主要是液態蠟(wax esters)和少量長鏈脂肪酸以及及脂肪醇,油霜凝固後經打發(強力攪拌),因此最後成品光滑絲柔,亮晶晶。 打發油膏的短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reel/40029073...

植物油知識譯寫─替代分餾椰子油的植物油選擇

持續都有關注與訂閱植物油老師 Susan M Parker 老師(Power of the Seed 作者,中譯書名《最新植物油效用指南》)的電子報,今天收到這一篇,老師說明為何不喜歡使用分餾椰子油,以及可以用什麼油取代分餾椰子油。 https://lipidoils.com/11-carrier-oils-to-use-instead-of-fractionated-coconut-oil/ 拜託 Gemini AI 幫忙整理文章重點如下 ───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了11種可以替代分餾椰子油的基底油。首先,文章解釋了分餾椰子油受歡迎的原因,例如無色無味、保質期長等,但也指出其高度加工的過程會去除有益的化合物。 接著,文章列出了11種適合替代分餾椰子油的基底油,包括甜杏仁油、山茶籽油、荷荷巴油、白芒花籽油、庫奎果油、馬魯拉油、紅花籽油、阿比西尼亞油、米糠油、白蘿蔔籽油和葡萄籽油。每種油都簡要介紹了其特性,例如氣味、顏色、適用膚質和保質期。 文章還提到,儲存基底油時應放置在陰涼黑暗的地方,特別是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的油類。此外,文章建議盡可能選擇經過最少加工的油,以保留其有益成分。 ─── 阿娥補充: 雖然一般提到分餾椰子油都說沒有味道,但我的鼻子覺得有,而且我沒有很喜歡那個味道。大家可以多仰賴自己的皮膚和鼻子,去決定這個油適不適合你。 分餾椰子油,在生酮飲食中有類似的油品,就是MCT Oil ,我自己嘗試過,每喝MCT必定胃痛,但也有人用得很好。所以還是再次強調,相信自己的身體感官。 老師選擇的的11種替代油品,大家可以點入文章善用翻譯,我整理幾個選油的關鍵: 選擇保存期限長的油=選擇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比例低的油,或長鏈不飽和脂肪酸多的油,或液態蠟(荷荷芭油) 選擇觸感清爽的油=選擇含有單寧的油 選擇未精煉的油,保留抗氧化、抗發炎這一類的植化成分,對皮膚更加有益 如果為了omega-3的抗發炎、親膚特質,而選擇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比例高的油,就建議存放在陰暗、低溫的地方。 #植物油專論 --  這裡記錄著喜歡香草,喜歡香氛,喜歡喇皂,喜歡料理的女巫阿娥的各種手做皂與香氛小物,分享阿娥的生活種種。喜歡阿娥寫的東西,可以請阿娥喝咖啡,但我會把錢拿去買書。  請阿娥喝咖啡   透過PayPal贊助阿娥  或  報名上課

唇皰疹妙方:甘草酊劑

用甘草炮製酊劑,在唇皰疹發作的時候,以棉花棒沾取,擦在患部。 文中提到的是北美光果甘草,不過中國甘草(台灣的中藥鋪都買得到的甘草)和北美品種的藥理成分與作用類似,可以直接以中藥甘草取代。 甘草根含有的成分可以阻止病毒隨神經擴散導致表面組織出現皮疹,而且甘草具有強大的抗發炎作用,可以減少發紅和腫脹。酊劑形式的甘草更具效果,因為酒精會破壞病毒的包膜,降低感染,加速癒合。 #炮製酊劑 取25g甘草,磨成粗粉,放入玻璃罐內,倒入伏特加(要完全蓋過藥草),攪拌均勻後蓋上蓋子。每天搖晃使甘草粗粉都可接觸到伏特加酒。浸泡14日後,過濾渣滓,將酊劑裝入深色玻璃滴管瓶,並貼上標籤註記內容物。 #使用方法 在唇皰疹發作的最初的24-48小時內,可以每小時以乾淨棉花棒沾取甘草酊劑點在患處。非常有效。 原配方出處: Tieraona Low Dog 醫師臉書 --  這裡記錄著喜歡香草,喜歡香氛,喜歡喇皂,喜歡料理的女巫阿娥的各種手做皂與香氛小物,分享阿娥的生活種種。喜歡阿娥寫的東西,可以請阿娥喝咖啡,但我會把錢拿去買書。  請阿娥喝咖啡   透過PayPal贊助阿娥  或  報名上課

我的植物油有怪味怎麼辦?

Image
有時會收到學生問題:「老師,我在網路上買了一罐〇〇〇油(例如仙人掌籽油、石榴籽油),味道怪怪的,是不是壞掉了,要怎麼辦?」 隔空真的很難診斷這類問題,因為無法傳遞氣味來判定這罐植物油是否酸敗。但很多時候其實油並沒有壞掉,而是油品是從植物的種籽、堅果壓榨而來,自帶植物氣味,尤其是未精製、冷壓的植物油,裡面可能帶有我們的鼻子陌生、不熟悉的味道。 所以我先會問學生兩個問題── 你是否曾經買過〇〇〇油,知道他可能帶有氣味,也認得那個味道嗎? 你知道油品酸敗氧化之後的氣味聞起來是什麼樣子嗎? 從這兩個問題出發,推敲確認之後,多少可以得到一些蛛絲馬跡。 如果油品已經油耗酸敗了── 剛買來就有油耗酸敗氣味,聯絡販售廠商詢問製造日期和批次,還有退換貨的可能性。 如果是自己打開放了一段時間忘記導致油耗,那只好自己摸摸鼻子包起來丟掉。 如果油品並沒有油耗,只是本身氣味濃厚,不是自己的鼻子可以接受的味道── 加入其他植物油調成複方,比例放少一點。當初會買這罐油,應該有購買的理由,是脂肪酸組合很親膚,或植化成分有營養價值等,還是可以想辦法運用。 添加精油平衡你不喜愛的植物油氣味。 與其他植物油、精油結合調製複方,做成複方按摩油,或加蜂蠟做成藥膏。藥膏的精油比例會比較高,比較有機會壓過植物油本身氣味。 拿去做成肥皂。可能成本很高,但總比因為氣味不喜歡放著不用而油耗浪費掉來得好。 送給會喜歡這個味道的朋友。 在臉書貼文,立刻有學生提問,另一個很常見的情況,常出現在像是玫瑰果油這類高比例不飽和脂肪酸的油品上── 老師,我有遇過開封後的油,瓶口的地方聞起來有油耗味,但倒出來的油沒有! 1m Like Reply Send message Hide Edited Author 阿娥芳療手作教室 那就是這罐油品是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油品,把瓶口擦乾淨,裡面其他的油倒出來換個新的罐子,之後從新的罐子倒油時,每次使用後要把瓶口確實擦拭乾淨。 --  這裡記錄著喜歡香草,喜歡香氛,喜歡喇皂,喜歡料理的女巫阿娥的各種手做皂與香氛小物,分享阿娥的生活種種。喜歡阿娥寫的東西,可以請阿娥喝咖啡,但我會把錢拿去買書。  請阿娥喝咖啡   透過PayPal贊助阿娥  或  報名上課

異鄉人影集觀後聯想

Image
那天上蠟燭課跟同學分享美國影集 Outlander 裡面,屯墾婦女合力製作浸蠟蠟燭的畫面,底下是以前的舊文轉貼,裡面有細節~ ps. Outlander 異鄉人的第七季下半季,這個月底終於要上線,一路播到明年1月底。 臉書貼文回收 寫於2022.02.05 從舊曆年假前我就開始追《異鄉人:古戰場傳奇》(Outlander) 這齣劇,終於追到了第五季,快要跟上最新進度了。其實一直知道有這個影集,但是沒有時間看,一忙不小心忘了之後,過了好幾年。今年一月份開始追劇,是因為我突然手癢想要編織,想起來看過這齣劇的劇照裡面的披肩(shawl)和及肩斗蓬(cowl)都非常的好看,就開始了我一邊追劇一邊編織的人生。 閒話先擱一邊。認真開始追劇之後,才發現我的人生此時開始追劇才是正確的時間。一來因為這幾年來實踐藥草生活頗有心得,二來也有一群上了西洋藥草學的同學們可以一起討論,真的是如魚得水。簡單描述一下劇情,劇中的女主角 Claire (跟我一樣的英文名字,無論如何都要沾上這個邊!)本來是1945年二戰時代的戰地護士,意外穿越時空回到1740年代之後,被迫嫁給蘇格蘭高地人 Jamie,燃起兩人之間的愛火(大人們請自己關起門來觀看,裡面有各種暴力與性愛場面),並因著時間與歷史事件的推移,Claire被迫在兩個時代、兩個截然不同的男人之間抉擇,經歷了一段又一段刻骨銘心的事件,並且成為了自己原生年代的200年前的醫者(healer)。 從第一季開始我就津津有味的在每個提到藥草療癒功效、配方、適應症的地方,特地停下來品味、查資料。也發現網路上有人根據小說/影集內容,整理出所有 Claire 運用到的藥草與場合,文章連結我放在留言,大家可以善用 Google Translate 翻譯內容,快速掃描小說中敘述的那個年代藥草用法。 昨天我追到了第五季,看到了做蜂蠟的片段,我從Outlander 節目的推特找到這一小段,第五季第二集從32:32 開始的,以浸蠟方式製作蠟燭的畫面。 https://twitter.com/outlander.../status/1233119611207340033 合力製作蠟燭 礙於版權我無法擷取片段,有追劇的朋友可以看一下這一集從32:32-34:00左右這一小段,裡面製作蠟燭的媽媽們,邊工作邊聊內服「聖約翰退燒粉」處理外傷(燙傷),這一段對話看了非常有感。 劇情...

茶香煉金術

Image
從小就跟著爸爸喝茶,哥哥後來也製茶,茶香一直是鍾愛的氣味。 剛開始做肥皂的時候,買過「綠茶香精」,打開罐子就後悔。 看過 ordiolab 這個影片之後念念不忘,於是拿出家裡的茶,東施效顰+土法煉鋼。雖然沒有 magnetic stirrer 和比較恰當的過濾器材,但勤能補拙,也做出一罐自己的 green oolong tea concrete. ordiolab 茶香萃取影片 (我看了大概兩百遍,好美) https://www.threads.net/@ordiolab/post/DBn_MQ4z5gs?xmt=AQGz8JFX3WqjisKnYbr6MtY3ILNi2toHtVxDaX5YopbJ4w 底下這罐黑嚕嚕的東西,叫做 concrete 不是水泥、混凝土喔,而是指固體、膏狀的帶有香氣的東西,有時翻譯成「凝香體」。凝香體加入酒精溶劑再洗過,會把一些固態物質分離出來,洗出一些液態的,含有酒精的物質,就是原精 absolute。依萃取的植物、材料不同,凝香體裡頭通常會有蠟質,但用 ordiolab 這個方法,先水萃再加酒精,濃縮後再以酒精洗出原精後,殘留物質感覺沒什麼蠟質。 茶香四溢(四逸?肆意?也可以。) 這一罐用了150g 的茶葉,打成細粉、加水萃取、過濾,加熱 reduce,再加酒精繼續加熱reduce,最後成品再過濾一次。因為工具器材限制,且第一次嘗試,沒有 reduce 到很濃縮(其實我不太確定,但感覺還有空間)。最後過濾出這罐濃濃的凝香體,大約50mL。 這幾日每天取一小團,用酒精洗出一些 absolute,加入先前調製的元素香水,放到電子薰香爐上加熱釋放香氣。很幸福。 最近腦袋裡都是萃取相關,萃取藥草活性,萃取香氣。手法/技術相近,目標不同,細節因而差異。 此刻摩拳擦掌看向手邊陸續種植採收的香草植物,打算入手一桶酒 精,繼續玩香。 --  這裡記錄著喜歡香草,喜歡香氛,喜歡喇皂,喜歡料理的女巫阿娥的各種手做皂與香氛小物,分享阿娥的生活種種。喜歡阿娥寫的東西,可以請阿娥喝咖啡,但我會把錢拿去買書。  請阿娥喝咖啡   透過PayPal贊助阿娥  或  報名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