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上午抽塔羅寫下這個日期,微笑。
──
前一陣子(大概2個月前開始?),晚上躺下來睡覺的時候,如果睡覺時平躺,且把右腿膝蓋折起來外展(真是難以形容的動作),就會感覺到右腿根的骨盆腔關節有種莫名的痠痛感,是以前沒有感覺到過的身體感受。
元旦回家時跟媽媽聊天,媽媽說有一天我們以前當保母帶大的孩子(現在已經是結婚成家的大人了,但聽到這名字我仍然覺得是孩子),跑到家裡來叫「阿婆」去活動中心做「頌砵」和按摩治療。竟然!媽媽也接觸到頌砵治療了,聽到這裡我眼睛一亮。但故事精彩之處還在後面。媽媽說如果是其他人來喊她去按摩,不喜歡按摩後隔日反而痠痛的感受,她是一定不會去的。但因為是自己保母帶大的孩子來,她就去活動中心看看。坐下來之後,頌砵音療老師原來是一位護理師,是帶天命要來做療癒工作的人,學了頌砵與按摩手法之後,就四處接受邀請到鄉間為長輩無償做療程。除了敲缽之外,治療師用手感覺/按摩了媽媽的身體,媽媽長年有膝蓋無力的症狀,已經換過左膝關節,最近叨唸著右腳無力,可能也要去換了。治療師按了媽媽的腿,指出「你的問題不在這裡(膝蓋),而是在這裡(骨盆)。是很久,很久以前的傷了。」媽媽仔細回想,「啊,是那一年我媽媽住院的時候我趕著去醫院看她,在路上出車禍被撞倒那一次,40幾年了。」
聽完媽媽的故事之後,我的腦袋停留在媽媽也認識到頌砵,以及她找到身體疼痛成因的喜悅裡面。
回到台中過了幾天,晚上睡覺慣例再折一下我的右腳,想知道我的骨盆腔關節痠痛感還在不在,需不需要自己多做瑜珈運動拉開,或者找醫生。出乎意料之外的,折起來之後,已經跟以前一樣正常,沒有痠痛感了。那個瞬間我才意識到,我痠痛的地方,是媽媽那天在家裡客廳說故事給我聽時,描述治療師手刀比畫切下去的骨盆關節位置,一模一樣的地方。
母女的共感。
想完這件事之後,才想起在這之前就有過一次了。大概2022或2021年某一天,回爸媽家,跟媽媽兩人同時抱怨走路時腳後跟有疼痛感。我記得還是在旁邊聽到我們抱怨的長工說,腳後跟不是生殖器官嗎?竟然是他來提醒我們足底與身體部位的對應(大笑)。
────
為什麼寫日記
因為對於自己藏字的行為很不滿意,喉輪常卡關。
於是今年決定要好好的,寫字。從每天寫一點東西開始,當作日記。不修飾,腦袋裡跑出什麼,就寫下來。不一定跟芳療、藥草、植物、精油相關,但一定跟阿娥這人的生活心得有關。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