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小孩聊到,貌似外向的內向行人,很辛苦。extroverted introvert
她說她在學校常被推薦是最適合上台的人,從國中時期訓練起的英語演講比賽,她確實台風穩健。但是她的內心喜歡的是窩在自己房間裡面,要社交就打開語音聊天室,她有一群網路上的麻吉。
我很懂。
有一回我跟朋友說其實我討厭social的時候,他們很驚訝。
看起來人緣很好的人,不一定anytime都喜歡社交。雖然看起來各種貼心善體人意人緣好,但內心其實疲累不堪。不一定不樂意,而是內建模式就是會為他人做各種設想,因此討人喜歡。樂於從事,不代表不累。
有一天我在想這件事情,想到了一個很好的比方,這好像是翻山越嶺疲累狼狽不已之後,來到你面前做瑜珈。你看到的是我優美的瑜珈姿勢,肌筋膜伸展多麼優美,但你不知道的是要走到這個平台之前我得翻山越嶺。
比較好笑的是我過了50才知道自己屬於高敏感族。
──
寫到這裡想到大學時社會心理學的paper,我寫了內歸因與外歸因傾向的人,在朋友關係上面,面對交情上的些許(不一定存在的)波動,傾向責怪自己。說起來是同一件事情。因為太常思考自己哪裡做得不好,所以很努力去迎合別人,以致於忘記有些事情其實跟自己無關,純粹外境因素。外歸因的人就傾向怪環境,而不認為是自己的錯。當然人際關係、個性種種不會這麼一翻兩瞪眼非黑及白,但有了黑、白,我們在慢慢去區分中間的各種灰階不是嗎。
────
為什麼寫日記
因為對於自己藏字的行為很不滿意,喉輪常卡關。
於是今年決定要好好的,寫字。從每天寫一點東西開始,當作日記。不修飾,腦袋裡跑出什麼,就寫下來。不一定跟芳療、藥草、植物、精油相關,但一定跟阿娥這人的生活心得有關。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